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访问量:69825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

  • 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LNG预处理工艺大型分离设备研究进展

    李焱;喻西崇;王春升;王清;韩旭亮;

    分离设备是海上浮式生产系统上天然气预处理的重要设备,在海上油气田特殊环境下,分离设备在气液不均匀分布条件下会严重影响分离效率,使预处理工艺效率降低。通过调研有关晃荡条件下分离设备气液流动和传质性能的研究现状,分别对气液分离器、填料塔等典型设备和常用的净化工艺进行讨论分析,为提高浮式设备的分离效率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结合工程实际,指出晃荡条件下分离设备运行性能的现有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为浮式环境中分离器的选型和优化设计提供建议。

    2017年05期 v.4;No.20 249-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292 ] |[阅读次数:0 ]
  • 新型海上稠油热采锅炉给水处理工艺的分析及研究

    王海燕;王春升;郑晓鹏;张明;尚超;王国栋;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用机械压汽蒸馏(MVC)技术处理海上稠油热采锅炉给水的工艺系统。针对新型工艺的出水水质、能耗、维护费用、占地面积等因素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与反渗透工艺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新型工艺对进水水质要求更宽松,出水总溶解固体(TDS)可达到5mg/L以下,相同条件下占地面积也较反渗透工艺降低20%以上,运行费用低,但MVC装置本身投资及能耗较大,亟待进行国产化研究。经分析,MVC技术可应用于海上生产水回用热采锅炉工艺。综合研究表明,MVC技术应用于海上稠油热采锅炉给水处理系统具有其可行性,且在该领域前景广阔。

    2017年05期 v.4;No.20 25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33 ] |[阅读次数:0 ]
  • 海上油田原油静电聚结高效脱水技术研究

    尚超;王春升;郑晓鹏;张明;孙婧;王海燕;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原油静电聚结脱水技术,利用电场作用加速油水分离,显著提高原油脱水效率。试验结果表明,静电聚结原油脱水技术可以减小处理设施尺寸和重量,能够适应原油含水率高达95%以上的工况,并且可作为稠油脱水处理的有效技术手段。

    2017年05期 v.4;No.20 260-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200 ] |[阅读次数:0 ]
  • 海上TCP射孔反循环压井计算分析与应用

    王允海;和鹏飞;李君宝;万祥;袁则名;

    在海上油管输送射孔(TCP)作业中,射孔后多采用反循环压井法,主要特点为迟到时间短,可为后期压井赢得宝贵的时间,地层流体不污染套管环空,可保持井筒干净。针对海上射孔管柱的特点,根据不同的作业情况推导出溢流物及压井液密度计算式,并进一步推导出压井过程中的关井压力和循环压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反循环压井实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套压在开始时最高,溢流全部进入钻具后由初始循环套压下降至稳定循环套压,并在溢流上升及排出钻具过程中保持不变;压井液进入环空到达负压阀时,套压下降至终了循环套压,并在压井液上升及排出井口过程中保持不变。

    2017年05期 v.4;No.20 26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72 ] |[阅读次数:0 ]
  • 深水钻井表层套管下深优化技术可行性分析

    郝希宁;孙丽丽;殷志明;王宇;

    深水表层套管的下入深度决定了套管鞋的承压能力和下一井段钻井作业的安全密度窗口,直接影响井身结构和套管层次。针对海外某深水区块上部井段井壁稳定性差、钻井复杂情况频发等问题,进行Pump&dump技术应用可行性分析,以增加表层无隔水管井段钻井深度,优化井身结构,降低作业工期和费用。通过水力学分析确定表层钻井所需钻井液体积等关键参数,并对钻井工期和费用进行对比,探索该技术应用于现场的可行性,为深水钻井降本增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表明,Pump&dump技术是增加表层钻井深度、优化井身结构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每口井可节约费用上千万美元,建议在地层可钻性较好、表层套管增加下深不超过300m的目标井中考虑使用。

    2017年05期 v.4;No.20 271-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7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NV-RP-F101规范的腐蚀海底管道强度评估研究

    王猛;赵冬岩;

    近年来海底管道由于腐蚀缺陷造成失效的事件有增多的趋势。为了评估在管道发生腐蚀后失效的风险性,对DNV-RP-F101的腐蚀管道强度评估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算例对影响强度评估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对DNV-RP-F101和DNV-OS-F101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影响强度评估结果的三个主要因素中,缺陷检测数据误差对评估结果影响最大。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屈强比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可忽略。

    2017年05期 v.4;No.20 276-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330 ] |[阅读次数:0 ]
  • 深水海底管道铺设发展综述

    黄钰;包佳;

    从技术和装备两个方面介绍了当今世界深水海底管道铺设领域的发展情况。在铺设技术方面,围绕几种主流的海底管道铺设方法,针对其技术特点、优势劣势展开介绍,提出了制约海底管道铺设能力的关键因素;在铺设装备方面,分别针对施工能力、工程业绩、船舶参数等关键点介绍了当今世界几艘最先进的深水铺管船。描述了先进的深水装备对海底管道铺设发展的重要影响,指出了我国深水铺管装备的发展趋势。

    2017年05期 v.4;No.20 281-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下载次数:753 ] |[阅读次数:0 ]

信息窗_简讯

  •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新版网站启用

    <正>本刊自建网站正式启用,网址http://www.sjtuj.com/oeet。网刊部分,现刊(当期)出版后将第一时间发布摘要和PDF全文;过刊内容将逐步完成回溯。目前全部内容免费下载。投审稿系统部分,2017年10月开始,所有新稿件的投稿、审稿操作都将在新版投审稿系统中进行。本刊原投审稿系统的用户:查询过往投稿历史及审稿情况,请使用原投审稿系统(http://hyzb.

    2017年05期 v.4;No.20 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2 ] |[阅读次数:0 ]
  • 对于参考文献格式的新要求

    <正>为扩大本刊影响,现根据有关检索系统要求,调整本刊参考文献格式。具体要求为:1.所有参考文献均需提供英文信息。2.中文参考文献同时提供中、英文信息。对于原文无英文信息的参考文献,例如部分中文专著、会议论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专利,请作者将相关信息译成英文。3.非英文、非中文参考文献,需提供英文信息,并在结尾处用括号注明其文种,例如(in German)。

    2017年05期 v.4;No.20 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2 ] |[阅读次数:0 ]

信息窗_下期论文预告

  • 下期论文预告

    <正>深水半潜式起重铺管船现状及船型特点摘要:半潜式起重铺管船(SSCV)是一种柱稳式的移动平台,分为上浮体、立柱、下浮体三部分,可以在深水海域进行大型结构物起重和J-lay铺管,且耐波性能优异,在恶劣海况条件下的可作业天数大幅高于传统船型工程船。半潜式起重铺管船设备众多,电力负荷需求大,总装机功率通常在60MW以上,需要设置

    2017年05期 v.4;No.20 270+292+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2 ] |[阅读次数:0 ]

信息窗_编辑部声明

  •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关于网络出版的声明

    <正>《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主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以介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方面的研究、设计、实验、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成果以及学术动态为宗旨。2014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了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本刊名列其中。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本刊及作者的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

    2017年05期 v.4;No.20 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6 ] |[阅读次数:0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材料与设计技术

  • 海上多浮体作业系统运动响应数值模拟及模型试验

    韩旭亮;谢彬;王世圣;喻西崇;李焱;

    为了保证海上多浮体作业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于三维势流理论,采用延迟函数方法,建立了波浪中多浮体作业系统耦合运动的数学模型。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多浮体兴波水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综合考查了多浮体在不同浪向角波浪中的运动响应。计算分析了运输船靠近单柱式(Spar)平台安装作业在不同浪向中的运动响应情况,并与模型试验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浪向中运输船运动响应的数值模拟结果和模型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证明了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多浮体系统靠近作业会产生局部波浪放大或遮蔽效应。

    2017年05期 v.4;No.20 287-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304 ] |[阅读次数:0 ]
  • 流速对自升式平台动力放大因子的影响研究

    马网扣;袁飞晖;

    研究自升式平台动力放大因子的随机波动态响应分析法,以某自升式钻井平台为例进行动力放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流速越大,流对平台动态和静态运动响应的抑制越显著,平台动力放大因子随着流速增大而减小。进一步进行算例平台的惯性力分析,结果显示随机波动态响应分析法能够考虑流速的影响,该方法得到的惯性力增大相对平缓。研究表明,流速较大时使用随机波动态响应分析法确定自升式平台的动力放大因子和惯性力,能优化桩腿设计,避免无谓的结构加强,有利于增大平台的可变载荷设计指标。

    2017年05期 v.4;No.20 293-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78 ] |[阅读次数:0 ]
  • 张力腿平台湿拖稳性及拖航阻力分析

    杨旭;陈国龙;范模;谭越;

    张力腿平台是深海浮式平台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中国南海尚无应用。运用MOSES软件分析了适用于中国南海的张力腿平台湿拖工况下的浮性和稳性,估算拖航阻力,并进行规范校核。研究结果可为张力腿平台设计提供参考。

    2017年05期 v.4;No.20 300-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95 ] |[阅读次数:0 ]
  • 非粘接柔性立管抗拉和抗扭刚度计算分析方法对比

    裴晓梅;张恩勇;李丽玮;周巍伟;曹静;

    针对非粘接柔性立管抗拉和抗扭刚度计算方法进行对比。以300m水深8英寸(1英寸≈2.54cm)非粘接柔性立管为例,首先介绍了立管截面设计时计算两种刚度所使用的理论计算方法,之后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对非粘接柔性立管进行有限元分析,分别对比了非粘接柔性立管在轴向拉力及扭矩作用下的抗拉和抗扭刚度的计算结果,并对各层结构的刚度贡献情况进行了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柔性立管在轴向载荷和扭矩作用下,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较为一致,在抗扭刚度计算中理论计算结果更偏保守。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可以根据设计阶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2017年05期 v.4;No.20 307-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138 ] |[阅读次数:0 ]

信息窗_征订启事

  •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征订启事(2018年)

    <正>《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主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以介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方面的研究、设计、实验、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成果以及学术动态为宗旨。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海洋工程装备研究与技术从业人员。本刊2018年为双月刊,将出版6期。

    2017年05期 v.4;No.20 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5 ] |[阅读次数:0 ]

  •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征稿启事

    <正>《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主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CN31-2088/P)。本刊以介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方面的研究、设计、实验、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成果以及学术动态为宗旨。一、征稿范围《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重点征集以下领域的论文:1.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

    2017年05期 v.4;No.20 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